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孟子第一次提到教育思想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孟子第一次提到教育思想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孟子認為教育的過程就是擴充人固有的善行的過程?
孟子認為教育的作用是擴充人的“善端”,但他也承認外界環(huán)境對性善的形成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孟子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“明人倫”?!叭藗悺本褪恰叭说馈?,即“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?!泵献泳褪沁@樣去設想以父子、兄弟這種血緣宗法關系去影響和制約君民、君臣的政治社會關系、不斷實現(xiàn)社會改良,達到國家的長治久安。
教育一詞最早見于我國的哪本書?
“教育”一詞最早出現(xiàn)在孟子的《孟子·盡心上》。
原句是:“君子有三樂,而王天下不與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,一樂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樂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?!?/p>
譯文:君子有三樂,這三樂與治理天下沒有關系。父母俱在,兄弟安好,一樂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樂;得到天下的好學生,然后教育他們,三樂。
《孟子·盡心上》出自《孟子》,講述了儒家思想,激勵人奮發(fā)向上有所作為?!睹献印窞橛浭雒献铀枷氲闹鳎摃鑼嵉赜涊d了孟子的思想、言論和事跡。也是儒家重要經(jīng)典之一。
教育”一詞最早見于《孟子·盡心上》。孟子提出君子有三樂,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就是三樂也。東漢的許慎首次在《說文解字》中對“教”和“育”分別進行了解釋。
這句話,是孟子在闡述君子三樂時提出來的。三樂的一樂是"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",此乃親情之樂;二樂是"仰不愧于天,府不怍于人",此乃安身立命,個人之樂;三樂則是前兩樂難以相比的"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",教育之樂。
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高度概括了我國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經(jīng)驗的書籍?
《學記》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、教學問題的論著,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。 《學記》,是古代漢民族典章制度專著《禮記》(《小戴禮記》)中的一篇,寫作于戰(zhàn)國百晚期。相傳為西漢戴圣編撰。據(jù)郭沫若考證,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?!秾W記》文字言簡意賅,喻辭生動,系統(tǒng)度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,教育和教學的制度、原則和方法,教師的地位和作用,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。比較系統(tǒng)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先秦漢民族的教育經(jīng)驗。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。 《學記》是研究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版和實踐的寶貴資料。書中在總結先秦儒家教學經(jīng)驗基礎上提出的教學原理,教學原則與方法,以及尊師重道的思想,對中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發(fā)展,都產(chǎn)生了重大影響,是中國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權遺產(chǎn)之一?!秾W記》是以《大學》為其政治基礎,以《中庸》為其哲學基礎的。 《學記》全文雖然只有1229個字,但卻對我國先秦時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經(jīng)驗做了高度的概括和總結,它不僅對中國古代教育史的發(fā)展產(chǎn)生過深遠影響,而且至今仍有重 要的參考價值,值得我們認真地研究、借鑒。
以民為本的思想最早見于哪本書?
中國以民為本的思想最早見于《孟子》一書,它的具體出處是《盡心章句下》篇中的“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”這句話。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,百姓是最為貴重的,國家社稷次之,一國之君是三者中最輕的。
《孟子》中所提出的“民貴君輕”的思想,也就是以民為本的思想,廣為后代流傳不是沒有道理的,一國之君可以替換,社稷朝代可以更迭,但是百姓、人民卻是不能夠被更換的,人民、百姓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,因此君王們都應該重視人民百姓的地位,確保人民的利益與權力。著名的古代政治家管仲也曾講過,“夫霸王之所始也,以人為本。本治則國固,本亂則國危?!庇纱丝梢?,“以人為本”思想的重要性。
《孟子》一書是由孟子和他的***們所著,里面包含了許多孟子關于政治、教育等方面的思想。作為《四書》之一,《孟子》這本書不但一直被封為儒家思想體現(xiàn)的重要著作之一,對于后世也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孟子第一次提到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孟子第一次提到教育思想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venusilluminatedgifts.com/post/661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