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(guān)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(guān)于儒家思想現(xiàn)代教育例子摘抄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(guān)介紹儒家思想現(xiàn)代教育例子摘抄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儒家思想講的是“以德報怨、以德服人”嗎?
這個問題以前回答過了,孔子講的是以直報怨,從他對陽貨的態(tài)度來說,就是不幫你也不害你就是不理你。孔子反對以德報怨,“以德報怨,何以報德”就是說我原諒了他的不德,怎么對得起德?孔子沒講過以德服人。
以德報怨,何以報德?用命嗎?
以德報德,以直報怨!用正直、公正去回報怨懟!
能講通道理那肯定講道理,要是聽不進道理?不介意先把你干趴下,打服了再慢慢教育!參加孔子教育子路。沒有暴力因子,誰愛聽你瞎叨叨?話語權(quán)從來是靠實力爭取,沒有話語權(quán)如何“以德服人”?
王陽明的知行合一,究竟對后來的中國人造成了多大影響?
陽明先生的"知行合一""格物致知"都是儒家經(jīng)典上的思想精髓。
我摘錄了《禮記·大學》里的一段,其就"格物致知 "專門做了嚴密的推理論述。
《禮記·大學》原文:所謂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窮其理蓋也。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,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,惟于理有未窮,故其知有不盡也。是以《大學》使教,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,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,以求至其極。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貫通焉,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,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。此謂物格、此謂知之至也。
翻譯過來就是: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、研究萬事萬物,是指要想獲得知識,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。人的心靈都具有認識能力,而天下萬事萬物都總有一定的原理,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,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局限。因此,《大學》一開始就教學習者接觸天下萬事萬物,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,所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,。經(jīng)過長期用功,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,到那時,萬事萬物的里外巨系都被認識得清清楚楚,而自己內(nèi)心的一切認識能力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(fā)揮,再也沒有閉塞,這就叫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,這就叫認識達到頂點了。
陽明先生《傳習錄》原文:答顧東橋書:"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,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。知行功夫本不可離,只為后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,失卻知行本體,固有合一并進之說。真知即所以為行,不行不足謂之知"
原文我就不翻譯了,這是《傳習錄》里他給顧橋東的回信,他認真地解釋了知和行的關(guān)系就是:真正的知道就是已經(jīng)行動了,如果還沒有行動,因為還不知道。
明朝時《禮記·大學》篇是科考的必考范圍,而陽明先生當時已經(jīng)在朝廷為官,而他對《大學》的理解和程頤、朱熹是有分歧的,并且理解更透徹、究竟,所以愿意跟隨他學習的人很多。
第一,王陽明說:“我今說個知行合一,正要人曉得一念發(fā)動處,便即是行了。發(fā)動處有不善,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,須要徹根徹底,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?!保ā秱髁曚洝罚?/p>
顯然,“一念發(fā)動處”便是“行”,所以,意念也就是“行”,而“不善的念”便是指人的私欲之念,***都有良知,但由于***生存在世,有這樣那樣的欲望,私欲之念是不可避免的,而它遮蔽了良知,所以,必須及時消除,特別是要在“發(fā)動處有不善”時,立刻消除,如此,才能使“良知”這一心之本體得以恢復。
第二,這一消除的過程其實已經(jīng)是“行”了,因而,王陽明說:“知行原是兩個字,說一個工夫”,當然,二者既有區(qū)別,又在本質(zhì)上是一致的: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只說一個知,已自有行在;只說一個行,已自有知在?!彼u那些將知行二者相隔離的(似乎是暗指朱熹的“知先行后”),認為是錯誤的,他要對癥下藥來治這毛病。他說:“今人卻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,以為必先知了,然后能行,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,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,故遂終身不行,亦遂終身不知。此不是小病痛,其來已非一日矣。某今說個知行合一,正是對病的藥。又不是某鑿空杜撰,知行本體原是如此?!保ā秱髁曚洝罚┧€說:“功夫不離本體,本體原無內(nèi)外;只為后來做功夫的分了內(nèi)外,失其本體了。如今正要講明功夫不要有內(nèi)外,乃是本體功夫?!保ā秱髁曚洝罚?br/>
第三,知行關(guān)系,其實有三層涵義:其一,知行只是一個工夫,二者是統(tǒng)一的,不能割裂,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,不可分離。其二,知是行的出發(fā)點,是用以指導行的,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,而且已在行中;行是知的歸宿,是知的實現(xiàn),而真切篤實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。其三,知行工夫統(tǒng)一的目的,就是去除“不善的念”,使心恢復善性,所以,知行統(tǒng)一的本質(zhì)是“致良知”,因為“知”實即是“吾心良知之天理”,其“行”實即“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”,“知行合一”其實是“致良知”這一功夫的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,是一致的行動。
第四,王陽明把知行合一統(tǒng)一起來,并于”致良知“聯(lián)系起來論述,這徹底否定了朱熹等理學家“知先行后”的觀點,同時,把知行合一看成是心靈活動,而不是心外之理,這對于提升人的能動性和創(chuàng)造性有重要意義,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解除理學對人性壓抑的積極理論意義。
第五,王陽明的“知行合一”論并不僅限于心性修養(yǎng)或道德實踐方面,而是還要見諸于政治事功方面。他把踐行“知行合一”也看成是“知行合一”所倡導的內(nèi)容,他說:“君子之學,何嘗離去事為而廢論說?但其從事于事為論說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,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,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談說以為知者。”(參看《傳習錄》)這“事為”指的是什么呢?其實,王陽明所指的是明德親民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實踐。在王陽明看來,“內(nèi)圣”與”外王”是統(tǒng)一的,“明明德”包括“親民”,因為“親民”的核心道德便是“仁”。他還說:“自‘格物致知’至‘平天下’只是一個‘明明德’,雖親民亦明德事也。明德是此心之德,即是仁。‘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’,使有一物失所,便是吾仁有未盡處?!保ā秱髁曚洝罚╋@而易見,王陽明強調(diào)“親民”乃“明德”之舉,是“明明德”核心內(nèi)容,而“仁”也正是《孟子》中說的“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”的基本含義。這對于明以后的政治哲學觀念影響很大。
第六,知行合一成了中國文化思想的一種重要特征,古代知識分子都非常重視知行合一,包括儒家“三不朽”(立功、立德、立言)在內(nèi)的一些主張,其實就是強調(diào)知行合一,在知行合一問題上,王陽明對于“合”的論述是最徹底的哲學觀點。當然,他所論的“合”過分強大了“行"中心的因素的作用,有主觀主義的濃厚色彩,但其”心學“對于知行關(guān)系問題的探索仍是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的重要問題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儒家思想現(xiàn)代教育例子摘抄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(guān)于儒家思想現(xiàn)代教育例子摘抄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(zhuǎn)載內(nèi)容涉及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(guān)文章,保證您的權(quán)利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venusilluminatedgifts.com/post/547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