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墨子的教育思想及評析心得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墨子的教育思想及評析心得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孔子的“仁”與墨子的“兼愛”有啥區(qū)別?
與儒家格言邏輯不同,墨家兼愛是一個很系統(tǒng)的人與人相互關系的理論。墨家把其中正向的關系分成了三個方面,愛,利,施。而儒家直接把愛定義為施,所以儒家施不過來,愛不過來…………墨家認為,愛一個人就是要對他有利,但不一定要施予,而對一個人施予不見得對這個人有利。這其中的關系很復雜,但愛的核心是對這個人有利。所以才有了那句“兼相愛,交相利”。
再說說仁愛。仁,親也。而對仁的理解,墨家和儒家也不同,儒家認為是人與人關系的親近,所以就有了親親為大的思想。儒家仁愛,就是親近的人愛,不親近的可以不愛,這就造成結黨營私,裙帶關系等等。而墨家認為親是人與人思想和身體的親近,所以墨家的仁愛,又叫體愛,是接近包容,了解對方理解對方,上位者要到人民內(nèi)部去,才能了解人民需要,為人民服務。這就是兩家對仁的理解不同。
當然,孟軻不懂墨家兼愛,也不懂墨家仁愛,斷章取義的罵墨子,這是屬于不同思想的惡意攻擊,也屬正常。
儒家以仁為體,以禮為用;墨家以義為體以格物為用(墨子反諷儒家“述而不作”,而以作為用的主要是公輸家與墨家,但墨家更重科學,因此借大學中“格物”代之,民科!與諸位同學共習之)。
《素書—原始章》中說:仁者,人之所親,有慈慧惻隱之心,以遂其生成;義者,人之所宜,賞善罰惡,以立功立事。
仁者是說就像父母、祖輩呵護孩子一樣呵護之,以滿足人、事的期望;義者是說像兄弟一樣,公平公正、同心協(xié)力,以成夢想。
仁者,只能是上下級中的上級才能實行,是一種給予,同級間實行就成了私心(一位男士像呵護孩子一樣,呵護一位血緣無關的女士,你猜他圖什么呢);
義者,卻是團隊中每個成員都能秉承的,用現(xiàn)代語言就是“對事不對人”,“協(xié)作精神”,“團隊精神”等。
想要做到這點,首先要無私,而“無私”站在個人的角度講就是“兼愛”,既把團隊的愿景當做自己的愿景,把別人的工作當做自己的工作…(當然墨家極端一些,有把別人父母當做自己父母的說法等,因此才受人詬病,但我認為這非墨子本意)
另外“仁”是講等級的,而“義”是平等的,這個二者的對立理論是“忠孝”與“尚同”。
總結一下,我認為,“兼愛”是為了去私心,以成公義;而“仁”中的“同情”、“慈愛”是為了給予,是長輩的饋贈。因此二者不同。
以上,君滿意否?
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。
孔子主張是仁義;用途是入世,方法是知行合一;理念是學而時習(學是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(智慧),時是天時,習是實習實踐,意思就是學道選擇適合的時機去傳道,體現(xiàn)的是知行合一);用途是世界大同(世界大同是包容,不要求一致,道不同不相為謀,和而不同)。仁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對應的是學道、傳道授業(yè)、解惑,孔子的***的道德思想是君臣有尊卑,長幼有秩序。
墨子主張兼愛;用途是行世,方法人道合一;理念是以人為本(墨子講“君是君,臣是臣,父是父,子是子,夫是夫,妻是妻”皆平等);作用是平等博愛。
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墨子的教育思想及評析心得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墨子的教育思想及評析心得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(zhuǎn)載內(nèi)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(lián)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
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venusilluminatedgifts.com/post/391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