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國防教育武器裝備畫報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武器裝備畫報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錢學森發(fā)明導彈的故事?
一次導彈發(fā)射的試驗馬上就要開始了,可是當時的天氣很壞,到底能發(fā)不能發(fā),試驗基地的司令員、參謀長和錢學森的意見不同。
按照當時的規(guī)定,每次發(fā)射報告上面必須有三個人同意的簽字,然后再請示聶榮臻元帥的批準。
可是當時司令員和參謀長都說不能發(fā),而錢學森卻非常有信心的說能發(fā)射,這樣就形成了2:1的局面,于是就把只有錢學森一個人簽字的報告送給了聶帥。
沒想到,聶帥很爽快地批準發(fā)射,并說要是只有那兩位簽字而沒有錢院長的簽字,我倒不敢批了。你猜這發(fā)導彈發(fā)射成功沒?結果是這一發(fā)導彈還真的打成功了
錢學森定下的第一個目標,就是籌建隊伍。首先,他決定向“哈軍工”等技術院校征集專家。然后,他計劃從當年的大學畢業(yè)生中甄選優(yōu)秀的年輕人。1956年,錢學森組織起中國第一個專門的導彈研究機構,培養(yǎng)起了新中國的第一批導彈人才。
據時任國防部五院導彈專業(yè)教員朱正回憶,那時候從各地來的一百多個大學生,沒有一個是學導彈的,因為當時國內根本沒有導彈這個專業(yè)。
于是錢學森決定幫大家從頭學起,他專門開了《導彈概論》這門課,親自撰寫教材,還親自給大家講課。每個看到的人都感嘆,已經是航天領域領軍人物的錢學森,居然還會給剛畢業(yè)的大學生講課。
不過,光是解決了機構和人才的問題,這僅僅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,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:當時中國根本沒有發(fā)射基地,更沒有生產導彈所需的最基本的材料。怎么辦?
一年后,事情有了轉機。1957年10月4日,蘇聯成功發(fā)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(wèi)星,震驚了世界。而把這枚衛(wèi)星送上天的,正是蘇聯此前研制的洲際彈道導彈。當時中國和蘇聯正處于“蜜月期”,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談判,蘇聯方面最終同意,給中國提供導彈樣品和專家協助,還幫助中國建立試驗基地。就這樣,新中國第一枚導彈的研制工作,終于提上了議事日程。
由于在這之前中國沒有制造導彈的經驗,所以,錢學森決定,中國的第一枚導彈就從仿制開始。在導彈仿制的過程中,錢學森提出一種叫做“反設計”的思維。什么叫做“反設計”呢?就是錢學森要求大家在仿制的時候,不僅要按模子做出來,更重要的是要學習蘇聯導彈的設計思維,為自行研制打下基礎。
經過兩年多的努力,導彈仿制進入關鍵階段??删驮谶@時,由于種種原因,前來援助的專家全部撤離了中國。沒有專家指導,也沒有圖紙,制造導彈的工作完全進行不下去了。
就在大家灰心喪氣的時候,錢學森站了出來。原來,蘇聯的這枚導彈,是仿制德國的V2型導彈制造的。錢學森早先在美國研究導彈的時候,對這個型號的導彈就有所了解。這一次,錢學森直接挑起了指導導彈制作的大梁。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,錢學森終于帶領大家,突破了最關鍵的核心技術。
這就是新中國研制的第一枚導彈,“東風一號”,它的名字來源于***那句著名的話:不是東風壓倒西風,就是西風壓倒東風。
錢學森是物理學家,科學家,是兩彈一星獲得者,后來被稱為導彈之父,火箭之王。
錢學森年青時期在美國留學,從事科研工作,當新中國建立時,他沖破美國各種方式的阻撓,甚至研究書稿被扣壓,被許諾重金,但他毅然回來了。他積極地投入到導彈研制工作中去,十年嘔心瀝血研制,終于1964年導彈發(fā)射成功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武器裝備畫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武器裝備畫報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[免責聲明]本文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立場,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系郵箱:83115484@qq.com,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venusilluminatedgifts.com/post/28556.html